11
可變的字體!
在今天看來,我們很難相信就在幾年前,我們還不得不依靠稀少的字體來呈現(xiàn)我們所有的文本內容。
今天,網(wǎng)絡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華麗的字體,從而引發(fā)了人們對字體印刷、字體設計和選用、消費字體的興趣。
可變字體出現(xiàn)后,這一趨勢愈演愈烈?萍己陀∷⒓夹g的巨頭——蘋果、谷歌、微軟和Adobe之間有一個可變字體聯(lián)合項目,這使得可變字體實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字體設計形式,正式增加了opentype格式,這意味著,允許設計師插入一個字體的整個詞庫或者有多達 64000axe(磅值、字號等)的單個字形,并在設計空間中將特定位置定義為命名實體(粗體、濃縮等)。
說實話上面這段文字有些難懂了,那么請直接看John Hudson的解釋,他認為可變字體是:
一個字體文件的行為像多個字體一樣。
但是在討論字體設計等視覺藝術時,最好還是堅持從視覺方面入手。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可變的字體,一個單一的字體文件,能夠變黑,而不需要調用其它字體。
12
內容中心-或稱webook?盡量酷起來!
(注意:內容一直很酷)
作為一個內容為王的極客,我很高興看到在2017年產(chǎn)生了如此之多的有見解、極有幫助的內容。我相信2018年我們會見到更多,畢竟2017年已經(jīng)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我們也可以看到,有很多領先品牌將pdf格式用于電子書領域并充分發(fā)掘網(wǎng)絡出版長內容的潛力,我喜歡稱之為“webooks”,這很具有吸引力。
具體而言,我指的是:
Stripe Atlas Guides
Airtable Universe
DesignBetter.co
Intercom Books
我們自己的電子書網(wǎng)站
我想不需多言了吧!
13
CSS網(wǎng)格
Robin Rendle的CSS網(wǎng)格演示,來自CSS-Tricks
正如Robin Rendle極具有表現(xiàn)力地將它放在了CSS-Tricks上:那么,CSS網(wǎng)格是第一個真正地網(wǎng)頁布局系統(tǒng),它旨在將內容組織成列和行,并最終為給予開發(fā)人員最高的權限。此處應有得逞了的笑聲。
注:Webflow 將支持CSS網(wǎng)格,但尚未提供官方日期。
14
追求完美的數(shù)字設計工具
2017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尤其是對于深入討論設計工具的性質及其 對我們工作的適用程度。
Spectrum的Bryn Jackson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設計成品和設計工具之間的中間格式,可以為產(chǎn)品團隊和設計人員提供更高效、更強大的工具。
在一篇名為“接口”的文章中,他繼續(xù)假設:“今天所有的每一種流行的設計工具都是為了優(yōu)化插圖!
(需要注意,Bryn Jackson對于插圖的定義是導致圖像、圖標、插圖、字體、廣告、印刷媒體或其他沒有本地交互性的可視通信媒介的任何設計工作,但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定義,其中沒有提到閱讀和交互形勢。)
除了插圖和交互性的定義以外,不難看出,Bryn Jackson的觀點:在最基礎的地方,大多數(shù)現(xiàn)代設計工具都注重圖像的制作而不是接口。
設計師兼工程師Adam Michela在“I’m a Designer at Facebook, and This Is What’s Missing in Design Tools Today.”中提出了一些相同的觀點。他認為大多數(shù)設計師花費大部分時間來創(chuàng)建實際價值并不大的少量工件。而這些工件僅代表最終產(chǎn)品—數(shù)字接口,這與上述的情況背道而馳。
在文章的最后,他積極地認為,有機會創(chuàng)建融合(而不是橋接)設計和實現(xiàn)的工具。
這正是我們試圖在webflow上構建的。像Michela,我們希望一個設計交付的不是網(wǎng)站的示意圖,而是網(wǎng)站本身,不是接口的文檔,而是接口本身。在這個過程中,網(wǎng)站能不斷地修改、完善,還可以保存時間線上的不同版本,可以檢查,甚至點擊一個鍵就可以恢復。
15
多樣性和包容性使得設計更具挑戰(zhàn)
Webflow是一個公平的機會雇主,我們致力于建立一個團隊,這個團隊不僅在觀念和身份上具有多樣性,并且受到鼓勵。– Our job listings
在Webflow所在的美國,日益激烈的政治環(huán)境正在推動對多樣性和包容性在設計中的作用的強烈關注。
我們不得不承認,設計的選擇,小到性別的下拉列表中包含了哪些選項,都能影響我們同胞中的一些人。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錯誤的消息、措辭地影響有多嚴重,數(shù)據(jù)驗證機制在人機交互地動態(tài)機制中有多強大。我們意識到,讓種族成為廣告的過濾器會產(chǎn)生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效果,從而維護我們許多人希望看到被顛覆的現(xiàn)有權利體系。
我們也清楚地意識到,如果我們地團隊沒有多元化和包容性,我們也沒有辦法提出設計方案。
最起碼,我們中的一些人不能。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性別歧視在明顯的自相矛盾和邊緣化之后抬起了丑惡的頭顱,甚至會化身在看似道德的日常對話中。性別歧視就是雙重標準的明顯例子。
最終,作為用戶體驗專業(yè)人員,我們的工作是為每個人提供可用且理想愉快的體驗,而不論他們的種族、國籍、信仰等個人情況。換句話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包容,讓我們一起在2018年,包容更多,獲得更多。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