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盤龍江跨江橋梁設計方案征社會意見

資訊頻道 - 新聞 來源:昆明日報 作者:selin 2011-07-29

為打通盤龍江兩岸交通癥結,完善沿江通行系統(tǒng),方便人民群眾出行,提升昆明旅游城市形象,按照“百橋百景”的原則,對紅云路等9座盤龍江跨江橋梁進行方案優(yōu)選,推選出14個首選方案和6個補選方案,為使方案更科學合理,特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一、方案公示方式

(一)通過《都市時報》、《昆明日報》專版公示;

(二)通過昆明市交通運輸局網址http://jtys.km.gov.cn公示。

二、意見反饋方式

(一)網上反饋意見:將意見電郵至kmsjtysjghc@163.com;

(二)書面反饋意見:

1.郵寄至呈貢新區(qū)錦繡大街1號市級行政中心4號樓2樓237室,郵編:650500;

2.傳真至0871-4178400,接收時間:2011年7月18 日(周一)至2011年7月22日(周四),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00。

(三)電話反饋意見:

請撥打反饋熱線:0871-4178400,接聽時間(同傳真接收時間)。

三、盤龍江跨江橋梁橋型概念性設計方案

(一)首選方案

1.“騰龍橋”

 

象征提升昆明龍的精神,實現(xiàn)昆明的騰飛。該橋采用不對稱斜撐鋼架體系。通過結構本身的力度來體現(xiàn)結構的造型美,其簡潔、明快、挺拔的表現(xiàn)形式很好地吻合了“現(xiàn)代新城”的風格,與城區(qū)的整體定位融為一體。同時結構挺拔的鋼架不僅蘊含“騰龍”之意,象征了城市發(fā)展蒸蒸日上,前進步伐剛勁有力,也表達一種銳意進取的精神,折射出城市現(xiàn)代化氣息。


2.“玉龍橋”

 

如一顆顆珍珠玉石鑲嵌在盤龍江上,象征云南玉石文化。整橋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上承式空腹肋拱拱橋,造型優(yōu)美,像一條舞動的彩帶,腹拱呈半圓形,如兩把打開的扇子,似一個美麗的少女雙手拿著扇子,舞動紅綢,整橋線型流暢,動感突出,體現(xiàn)著昆明人多彩的生活。


3.“蒼龍橋”

 

該橋剛勁有力,有縛住蒼龍之意,象征綠色云南、生態(tài)盤龍江上的橋。斜腿剛構橋,流線型連續(xù)剛構體系。配合鏡像不對稱的現(xiàn)代建筑手法,創(chuàng)造優(yōu)雅、柔和的柱子及梁體,使用軟化的邊界、角度使得橋梁與盤龍江周邊的自然與生態(tài)主題更加融合,創(chuàng)造水中美麗反光,同時,可以設置一些橋下親水步道,使人、建筑、自然完美的融為一體。


4.“巨龍橋”

 

該橋所處的位置及造型,如長龍臥波,連接盤龍江東西兩岸。采用上承式鋼箱拱結構型式。拱肋布置使得景致縱深,將昆明特有的古典與現(xiàn)代完美融合。


5.“臥龍橋”

 

橋周圍高樓林立,四周環(huán)顧,該橋橫臥于江水之中。下承式系桿拱橋,橋型選擇為下承式系桿拱橋,拱肋顏色采用淺黃色,欄桿與拱肋相對應選為金屬材質。 淺黃色系的橋梁給人以明快、輕松、愉悅的印象。


6.“躍龍橋”

 

該橋造型,寓意昆明發(fā)展如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與江岸上勤勞智慧的人們相呼應,舞動這溫馨、浪漫而又幸福的生活。本橋采用四根拱肋的下承式斜靠拱橋。


7.“祖龍橋”

 

橋梁造型及周圍環(huán)境,具有歷史厚重感,寓意盤龍江孕育了昆明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借用孔雀吉祥、美好的象征,橋端造型汲取孔雀高雅體態(tài),形成別具一格的曲線造型,橋身的護欄選擇美麗的羽衣為元素,營造具有當?shù)匚幕厣拿栏泻鸵饩场?br />

8.“乘龍橋”

 

該橋的造型和意境,如真龍活現(xiàn),高聳入云端,寓意昆明人的龍馬精神和昆明的美好未來。三跨等截面的魚腹型連續(xù)鋼梁,采用間隔橢圓形挖除魚腹形主梁的側界面,仿似一串珍珠懸掛在半空中,從橢圓形凹槽中射出燈光,散發(fā)出珍珠般的光彩。


9.“飛龍橋”

 

該橋如翔龍翹首騰躍,象征昆明蒸蒸日上的強勁發(fā)展。該橋為不對稱斜拉橋。整個橋型采用鏡像不對稱的現(xiàn)代建筑手法,創(chuàng)造立體感強烈的斜跨式倒V型橋塔及梁體,在不對稱中尋找對稱的美感,把橋梁充分融合到周邊現(xiàn)代化的建筑當中去。


10.“蟠龍橋”

 

該橋置于此處,如龍盤曲,如鳳深藏。該橋采用外傾拱橋方案。人車分流,動靜分離,親近自然。


11.“祥龍橋”

 

該橋造型和意境,如龍鳳呈祥,寓意盤龍江的整治將給昆明人民帶來吉祥如意,給昆明發(fā)展創(chuàng)造美好環(huán)境。該橋為無背索獨塔斜拉橋。將鳳凰的高貴與柔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本橋與“騰龍橋”遙相呼應,展現(xiàn)出一幅“龍鳳呈祥”的美麗景象。


12.“天龍橋”

 

長橋、碧水、綠樹、藍天渾然一體,似長橋入藍天,凸顯昆明壯美的自然環(huán)境。該橋為弧形拱橋。橋體可鑲嵌防古石材,欄桿采用石材,欄板雕花,凸顯橋梁古樸多彩,增加親和性,另配置一定的景觀燈,夜晚淡淡的光線射在橋體上,朦朧美油然而生,與橋體渾然一體,橋面綠化以植草為主,灌木點綴。


13.“蛟龍橋”

 

蛟龍得水就能興云作雨、飛騰升天,寓意盤龍江整治好,可以給昆明帶來虎虎生機。采用非對稱桁架結構,整體效果輕盈通透,利用桁架外側布置人、車完全分離的行人系統(tǒng),提供了安全、寧靜的親水走廊。


14.“生龍橋”

 

該橋視野開闊,周邊生機盎然,橋的造型有生龍活虎之寓意。本方案采用斜拉橋結構。通過巧妙布置拉索交織出一張放射狀空間網面,舒展的造型蘊含騰飛的氣勢。寓意昆明在新時代的發(fā)展機遇上必將一飛沖天的美好愿景和雄心壯志。

(二)補選方案

 1.“神龍橋”

 

 

該橋造型和意境具有神韻,寓意天地乾坤、天人合一,有橋頭堡之意義。該橋立體對稱,橋頭堡提取昆明金碧路上的金馬碧雞坊建筑元素流檐飛脊、斗拱花翹,梁、柱前后均飾以云南少數(shù)民族裝飾等鏤空浮雕,固案精致,立體對稱,更象征昆明橋頭堡建設。


2.“魚龍橋”

 

該橋造型,如魚躍之狀,象征鯉魚跳龍門,寓意昆明奮發(fā)向上。本橋為單跨預應力T梁橋,橋梁上部結構于路線中心線布置裝飾斜塔及拉索。


3.“翠龍橋”

 

取意翠湖之龍戰(zhàn)勝巨蟒造福于民的傳說故事和橋梁掩映于綠色環(huán)境之中,寓意整治好盤龍江、變盤龍為騰龍,惠澤民眾。該橋采用下承式提籃拱橋。


4.“舟龍橋”

 

橋型似龍舟,寓意揚帆遠航。本橋為單跨預應力T梁橋,橋梁上部結構以路線中心線對稱布置兩片裝飾塔,同時,橋型借用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飾品為設計元素,造型新穎、別致,結構上以無背索的吊橋形式形成的橋體基本造型,形態(tài)精練又富于變化。矗立于人行道的橋梁構件,豐富了人行道的景觀。


5.“元龍橋”

 

采用拱與拱的組合如元龍高臥,象征蓬勃向上。人行橋上的圓弧型拱門與水中的倒影相映成彰,好似盤龍江上的兩道龍門,預示著這條貫穿整個昆明市的盤龍江如同一條長龍,生生不息,越過龍門,奔騰入滇池。主橋采用懸鏈線拱,車輛行駛在橋面上,左右兩座人行拱橋如同兩條彩虹連接盤龍江兩岸,車與虹一路相隨。


6.“雕龍橋”

 

該橋蘊含文心雕龍和雕龍畫鳳之意,寓意盤龍江整治特別是橋梁建設別具匠心,擁有優(yōu)美的曲線。結構尺寸與結構內力相匹配,造型美觀。

聲明:站內網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