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16年第七屆筑巢獎終評工作在北京圓滿結束,筑巢獎組委會特邀眾多行業(yè)媒體對終評全程進行現(xiàn)場直播及報道。
據(jù)悉,本次共有338件作品進入終評,競爭包括商品房/公寓、別墅空間、樣板房空間、辦公空間、餐飲空間、酒店空間、商業(yè)空間、展陳空間以及文教空間九大專業(yè)類別的提名獎(銀獎)和金獎。
評審現(xiàn)場照片
此次終評,筑巢獎一如既往地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終評評委由來自國內外知名設計院校的理論權威,大型建筑設計公司掌門人及國際權威組織領航人組成,老、中、青,國內與國外,理論與實踐的合理搭配,加之“盲評”的制度讓評選工作更加科學、嚴謹,具有說服力。
評審過程照片
據(jù)了解,本屆終評共設置3個環(huán)節(jié)。第一,通過評審委員會投票選取九大類別的提名獎(銀獎);第二,評審委員會經(jīng)過討論選出金獎作品;最后,各位評委對于自己選取作品進行理由評述。本屆筑巢獎只征收已施工的實景作品,呼吁設計師將設計的焦點回歸滿足功能需求及實現(xiàn)人居和諧關系上。經(jīng)過評選,一些設計師的作品脫穎而出,從很多設計細節(jié)提升了“人居生活之美”。
第七屆筑巢獎終評評委合影
筑巢獎每年舉辦一次,是目前中國室內設計行業(yè)的最高獎項之一。2016年,第七屆筑巢獎進行了改革,包括實施組委會制、參賽對象僅限于45歲以下青年設計師、與國際建筑及室內設計師聯(lián)盟(IFI)合作、只征收在建或已建的作品等在內的多項舉措。筑巢獎組委會表示,以上改革只為推動中國室內設計行業(yè)朝著一個健康、積極的方向發(fā)展,讓室內設計更貼近民生,符合時代特點。事實證明,這一變革使得本屆征選作品面貌煥然一新,大量心懷民生的作品脫穎而出,不僅滿足國人的居住功能需求,更傳達了一種“實現(xiàn)人居和諧關系”的理念。
記者了解到,終評結束后,筑巢獎組委會評審委員會成員將奔赴全國各地,實地考察擬獲獎作品,并適時予以指導。最終評審結果將于10月26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頒獎盛典現(xiàn)場揭曉。
第七屆筑巢獎終評評委名單: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副院長 鄭曙旸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助理《裝飾》雜志主編 方曉風
北京清尚建筑裝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晞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徐全勝
北京弘高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力煒
集美組總裁、設計總監(jiān) 林學明
上海STUDIO/HBA的高級總監(jiān) 李鷹
筑焱建筑設計公司設計總監(jiān)、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環(huán)境設計系主任 周炯焱
國際建筑及室內設計師聯(lián)盟IFI主席 Sebastiano Raneri
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教授 Barbara Pino Ahumada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