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大幕拉開進入了倒計時,設計周最高獎項“經典設計獎”也經過了提名、初選、復評等環(huán)節(jié),遴選出了10件經典設計作品,它們分別是:微信、上海虹橋綜合交通上樞紐、中國北斗導航系統(tǒng)、中國手扶拖拉機、MAD哈爾濱大劇院、From余杭 融設計圖書館、2015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南京長江大橋、華為手機、蜂窩煤。作品中既有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或樞紐,也有曾經隨處可見的生活用品。
終評于2016年9月3日下午舉行,終評共設13位評審專家,從10件復評作品中投票選出7件提名作品,并最終選擇得票總數最高的作品成為經典設計獎獲獎作品。
終評由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昱東主持,參與終評的專家為:北京歌華文化發(fā)展集團顧問趙東鳴,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柳冠中,北京歌華文化發(fā)展集團總經理李丹陽,北京工業(yè)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冬亮,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田海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浩明,北京建工集團設計總監(jiān)李俊瑞,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中揚,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設計專家宋慰祖,北京藝術畢業(yè)季藝術總監(jiān)王文超,北京集美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制造·中創(chuàng)始人梁建國。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北京歌華文化發(fā)展集團總經理李丹陽在致辭中回顧了歷屆得獎作品,強調了經典設計獎要堅持引領性、標桿性、公益性等。
全體嘉賓合影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王昱東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王昱東
北京歌華文化發(fā)展集團總經理 李丹陽
北京歌華文化發(fā)展集團總經理 李丹陽
10位評審根據現場公布的入圍作品對提名作品進行評議。
柳冠中評委評審過程中
評審過程緊張進行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柳冠中表示道,中國應該更加重視本國的制造能力、制造平臺,目前國內工業(yè)的基礎性問題還欠缺的很多。“中國到現在汽車的核心零件還是進口的,國外可不是這樣。美國、德國、日本,前年汽油發(fā)動機得到自己的專利,已經非常了不起。我們去參觀整個車間清一色德國的系統(tǒng),連工具和榔頭都是,這個專利沒有得到制造平臺專利也做不出來,這就說明我們工業(yè)的問題基礎性的東西欠缺很多,我們應該更關注系統(tǒng)!
北京歌華文化發(fā)展集團顧問·趙東鳴也支持中國應該有自己民族的品牌,要做科研、搞創(chuàng)新,國家應當重視科學研發(fā)、重視科學家。“比如說華為就是一個非常令人感動的民營企業(yè)。他們不是國家投資了很多的錢做起來的,是自己以不多的錢起步,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即使以通訊兵出身,也可以慢慢發(fā)展壯大,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北京工業(yè)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冬亮則認為今年應該給經典設計獎一個新的概念,這是對國計民生的一種引導!設計周是有廣泛群眾基礎,老百姓感覺到跟國計民生非常貼切,他能夠頂天立地,能夠頂天又能夠接地氣!
——十件入圍作品——
(排名不分先后)
1.微信
提名理由: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目前是覆蓋近6億用戶的互聯網應用。幾乎是國人網上社交最重要的工具,它突破了原有電信行業(yè)的法則,讓人民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方便。產品的易用性涵蓋上至60、70歲的老人,下至剛剛讀幼兒園的兒童。
2.上海虹橋綜合交通上樞紐
提名理由: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是迄今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為復雜的空陸一體化交通大樞紐,是一項完全由中國設計、舉世矚目的工程杰作。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規(guī)模宏大,日旅客吞吐量達110萬人次,核心區(qū)建筑綜合體東西長1公里,南北寬約220米,由虹橋機場T2航站樓、磁浮虹橋站、京滬高鐵上海虹橋站及東西兩大交通換乘廣場組成。
虹橋樞紐集成度非常高,它集民用航空、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磁浮、地鐵、地面公交、出租車等功能于一體,開創(chuàng)了多種交通方式之間零換乘的先例,實現了跨區(qū)域、大范圍人流物流的快速集散,大大提高了交通運營的整體效率,是目前獨一無二的世界級現代化交通樞紐。
3.中國北斗導航系統(tǒng)
提名理由:中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wèi)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這是國家戰(zhàn)略的急需!中國要自立于世界,不受霸權的制約、欺凌,必須要有我國自己的信息系統(tǒng)的平臺。
4.華為手機
提名理由:以p9、榮耀和mate系列為代表,華為手機是近10年來最引人為傲的國貨精品,也是“世界最知名中國品牌”。它在智能手機軟硬件以及工業(yè)產品設計行業(yè)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是在海外的高端時尚技術風格的中國代表,為中國以及“中國制造“贏得了全球盛譽,極大增強了民族自信。
5.南京長江大橋
提名理由: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一個高峰,也很可能是最后一個里程碑。
項目簡介:南京長江大橋建成于1968年,是繼武漢長江大橋和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之后第三座跨越長江干流的大橋,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國設計建造并基本采用國產材料的特大型橋梁,因而在中國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該橋是南京的標志性建筑、“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曾經以“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記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6.蜂窩煤
提名理由:1949年由德州市燃料公司退休職工郭文德發(fā)明,1950年在德州市南門外“工業(yè)家庭社”商號開始經營經濟煤球,后被人們稱為蜂窩煤。在半個多世紀里帶給了全中國許多家庭溫暖。
7.中國手扶拖拉機
提名理由:
手扶拖拉機,是流行于中國鄉(xiāng)鎮(zhèn)的一種運輸工具和農業(yè)機械,以柴油機為動力,其小巧靈活且動力強勁的特點使其很受農民的歡迎。
武柴是新中國第一臺小型手扶拖拉機的誕生地,是全國首家擁有上萬臺生產能力的農機骨干企業(yè)。1958年,毛澤東主席專程來到武柴視察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臺手扶拖拉機。1985年,武柴請來了全國最早的“洋廠長”格里希,轟動一時。1993年,武柴開始出現虧損,到1998年已經完全破產,職工下崗,資產重組。
(目前武柴已經不復存在,第一臺手扶拖拉機的誕生地也已經變成了武漢的“798創(chuàng)意園”)
8.MAD哈爾濱大劇院
提名理由:哈爾濱大劇院的竣工,是哈爾濱這個有著建筑和音樂歷史的北方名城里具有歷史性的事情。因為,我們很難在哈爾濱這個充滿外來文化的城市中,找到有品質的由中國建筑師設計的現代建筑,而這一設計,不只是在景觀建筑設計上與自然有著有機的融合,同時大大提升了城市的人文品質。
9.From余杭融設計圖書館
提名理由:在張雷的主導和努力下,From余杭融設計圖書館成立,完成了絲、竹、土、銅、紙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解構和當代設計探索,并在四個國家巡展四年,向全世界展現出中國當代設計師所應具有的東西融合的國際視角和前瞻性。該圖書館已經成為了中國產品設計、傳統(tǒng)工藝研究、設計文化傳播的智庫據點。
10.2015米蘭世博會中國館
提名理由:藝術性強。同時,新穎的建筑形式和創(chuàng)新的建筑材料也提高了中國館的表現力。
項目簡介:意大利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中國國家館(意大利語:il padiglione cinese dell'Expo Milano 2015),簡稱“米蘭世博會中國館”,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為主題,以4590平米的第二大外國自建館亮相意大利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中國國家館建筑外觀如同希望田野上的“麥浪”,設計靚麗清新,大氣穩(wěn)重;中國館吉祥物“和和”、“夢夢”緊扣主題,可愛友善。
經過評委的重重篩選,最終從這10件復評作品中選出了7件提名作品,2016經典設計獎也將從中產生。他們是:
——七件提名作品——
微信、上海虹橋綜合交通上樞紐、中國北斗導航系統(tǒng)、華為手機、南京長江大橋、蜂窩煤、中國手扶拖拉機。
隨著終評的結束,2016北京國際設計周“經典設計獎”的角逐逐漸明朗,9月25日晚,最終的經典設計大獎將在北京國際設計周開幕活動中公布。“經典設計獎”的評選結束,但設計師、建筑們?yōu)槿嗣穸?a href=http://www.dekaron.com.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設計的宗旨不會更改,設計周為留住經典設計、寄托于未來更美好的生活的愿景不會變化。經典的設計,將永遠在時代的相簿中、在人們的記憶中閃爍著光芒。
——關于北京國際設計周——
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的北京國際設計周已成功舉辦六屆,成為國家和首都推動科學發(fā)展、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平臺,國際國內影響力日漸增強,行業(yè)引領、整合作用日益突顯,活動的國際化、專業(yè)化、市場化、品牌化程度逐年提升,已在國際A類設計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納入全球設計地圖,成為亞洲規(guī)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創(chuàng)意設計展示、推介、交易、交流平臺。
——關于經典設計獎——
北京國際設計周經典設計獎, 是北京國際設計周的最高獎項,旨在表彰當下為國家社會進步、文化發(fā)展、產業(yè)促進和城市建設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設計機構、人物和作品,評選對優(yōu)化人民生活方式、助推中國社會進步、文化發(fā)展、促進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或對城市建設產生積極影響、為中小企業(yè)轉型升級提供示范價值做出貢獻的優(yōu)秀設計作品。評選對中國社會進步、文化發(fā)展、產業(yè)促進或城市建設產生積極影響、具有重大意義、已經投入使用的設計作品。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