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意國際設計周-《進化中的絲綢之路》展啟動

資訊頻道 - 展會 來源:中國設計之窗 作者:cdo 2014-12-06

 

2015 中意國際<a href=http://www.dekaron.com.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設計</a>周 進化中的絲綢之路展 作品征集 絲綢之路 品牌<a href=http://www.dekaron.com.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設計</a>

展覽介紹: 

“從長安到羅馬,從羅馬到洛陽,始于絲路,貫之歐亞,繼往開來,源遠流長” 

絲綢之路,這條延伸在歐亞大陸北部的商業(yè)貿易紐帶,成為傳播人類文明重要的渠道。 

從西漢時期張騫的“鑿空之旅”,到19世紀末李希霍芬命名“絲綢之路”,這條漫漫長路上貿易的不僅僅是商品與貨物,同時承載了亞歐各國和古今中國之間漫長的文化交通和友誼發(fā)展。 時至今日,我們得以了解西方文化,能站立在雄偉壯觀的雕像或畫作前仰觀,抑或能在陽光靜謐流淌的午后,坐在咖啡店的沙發(fā)里聽著古典鋼琴喝咖啡,更或者坐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教室里接受千差萬別的文化熏陶,都是拜前人的艱辛行走所賜。 在流淌的歲月長河里,時間用四季輪番來回勾勒著這條絹麗緞帶的存在,跟隨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不斷為這道歷史印記注入新的內容和活力。用更多的可能,拓寬了商貿和文化的交流,帶來無限的機遇和文明的碰撞。 

今天,我們要重申“絲綢之路”,它已不再是歷史里單一的往來途徑,傳播也不再是萬里駱駝,不再是馬可波羅筆下的“衣綾羅綢緞”,而是進化為一種符號、一種理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fā)新機。本屆意大利中意設計周將以“進化中的絲綢之路”為主題,以傳播傳統(tǒng)文化為基點,以展示品牌設計理念為內容,征集各個國家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以設計師新銳的語言重新描述在遙遠絲路上,人們發(fā)現(xiàn)世界和被世界認識的景愿,也為更進一步的文化交流,更深層次的貿易往來作出貢獻。

展覽項目: 2015意大利中意設計

展覽主題:《進化中的絲綢之路》

展覽時間:2015年1月13日—18日

策展團:

 意方:

 總策展人:

沙鋒
聯(lián)合策展人:陸佳伊、郭佳、劉曉、謝志翔

 中方:
聯(lián)合策展人:張通、楊波、張玉廉、戰(zhàn)國棟、吳中昊、馮中強

學術顧問團:
Leonardo sonnoli(AGI意大利區(qū)主席,協(xié)會榮譽顧問)
Finn Nygaard(丹麥AGI會員,協(xié)會榮譽顧問)
Fons Hikmann (德國AGI會員,協(xié)會榮譽顧問)
Sabina Oberholzer&Renato Tagli(瑞士AGI)&Renato Tagli(瑞士設計師,協(xié)會榮譽顧問)
Peter Bankov(俄羅斯設計師,協(xié)會榮譽顧問)

主辦單位:
意大利中意設計協(xié)會

特別支持機構:
意大利佛羅倫薩市政府

支持機構:
意大利OMFRHIDA協(xié)會 / 意大利佛羅倫薩友誼協(xié)會 /視覺戰(zhàn)略聯(lián)盟SVA / 中國設計品牌中心CDBS / 中國設計沙龍CDS / 南京平面設計師聯(lián)盟 /廣州平面設計師聯(lián)盟GGDA/意大利特倫托商會意中項目發(fā)展協(xié)會

支持院校:
佛羅倫薩LABA美術學院 / 佛羅倫薩高等工藝美院 / 意大利美術學院 / 歐洲設計學院 / 869大連設計學院 / 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平面設計研究所

贊助:
吳江伊露順紡織有限公司 / 吳江奇立紡織有限公司 / 吳江鼎盛絲綢有限公司 / 海泰紡織(蘇州)有限公司

合作院校: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 佛羅倫薩大學

合作媒體:
中國設計之窗/中國原創(chuàng)作品保護中心/《TOSCANA》/ 《BranD》/ 《 Design360°》/ 《LA NAZIONE》/ 《歐洲僑報》/ 《佛羅倫薩快訊日報》/ 《華人街》/ 《設計•中國》// 視覺中國 / 視覺同盟 / 設計青年 / 設計在線.中國 / 中國設計英才網(wǎng) / 秀設計 / 中國設計秀 / CCII-798國際設計館 / 中國設計秀 / 中國設計在線 / BILLWANG工業(yè)設計/中國藝術設計聯(lián)盟

參展資格:
1.定向邀請來自全世界的設計師、院校、設計機構。
2.公開征集作品50件。
3. 不限個人或團體。團體參賽以5人為限,以其中1人為代表人完成報名。
4 . 參賽作品須為作者原創(chuàng)。

參賽程序:
報名方式:采取郵件遞交報名方式。
參賽者請點擊 http://www.333cn.com/images/ad/ENTRY FORM+LABLE.rar 下載報名表格和作品背簽。
依規(guī)定填寫報名資料完成后,報名者將名單發(fā)至組委會秘書處官方電子信箱 adci-italy@hotmail.com。
組委會秘書處給報名者回復郵件確認參展資格,報名者在12月31日截止前將作品或實物郵件發(fā)送或者郵寄到指定郵箱或地址。(參展作品可由參展人員郵寄到指定地點或者以郵件方式發(fā)送到主辦方郵箱由主辦方進行打印,由主辦方打印的情況下需另外遞交打印費用:1張海報:150人民幣, 2張海報250人民幣,3張海報300. 每個系列作品3張作品為上限。

 配注:代打印的類別
1. 僅限制于海報招貼、視覺形象效果圖、產(chǎn)品效果圖、服裝展示效果圖等
2. 遞交參展作品同時,參賽者填寫由主辦方發(fā)出的作品信息表格及同意「知識財產(chǎn)說明」,即完成報名程序,主辦方將寄發(fā)「報名成功通知」至報名者之電子郵件信箱。
3. 如需退還展品實物及作品,郵寄費用須由參展者承擔。

參展類別:

品牌視覺類  

1、海報類(含各類招貼、商業(yè)海報、公益海報、文化海報等)
2、品牌類(含標志、吉祥物、VI系統(tǒng)等)
3、包裝類(含各類應用包裝、概念包裝等)
4、書籍類(含書籍、畫冊、報紙、期刊、概念出版物等)
5、字體類(含創(chuàng)意字體、標準字體等)
6、綜合類(含插畫、插圖、網(wǎng)頁、推廣用品等)

產(chǎn)品類
1、服裝品牌產(chǎn)品
2.、家居產(chǎn)品設計:家具、家庭用品、生活設施、智能家居系統(tǒng)等;
3、印刷包裝產(chǎn)品設計:商業(yè)(食品、禮品、產(chǎn)品等)印刷包裝、工業(yè)產(chǎn)品模型
4、印刷包裝、運輸印刷包裝等;
5、其他產(chǎn)品設計

獎項設置:
全場大獎 1名
金獎 1名
銀獎 2名
銅獎 3名
評審團推薦獎 5名
意大利中意設計協(xié)會獎 1名
佳作獎 若干

說明:
1. 全場大獎、金銀銅獎、評審團推薦獎均發(fā)獎狀和獎杯。佳作獎、入選獎均頒發(fā)獎狀。
2. 各獎項得經(jīng)評審會議視參展作品水平評定(從缺)或(調整),亦由評審團更動獎項名額。
3. 主辦單位保有調整各類獎項數(shù)量之權利。
4. 所有得獎者獎公示與專業(yè)設計媒體網(wǎng)上進行展示。

參展費用:
本次展覽費用以捐贈形式進行支持,捐贈資金多少以參展方式?jīng)Q定。

中意設計周-《進化中的絲綢之路》6位國際評審團成員:
Finn Nygaard(丹麥AGI會員)
Sabina Oberholzer&Renato Tagli(瑞士AGI會員)&Renato Tagli(瑞士設計師)
Peter Bankov(俄羅斯設計師)
Marco Innocenti (意大利設計師,歐洲設計學院教授)
剩余2位等待確認

 收件截止日期:2014年12月31日

征集作品及要求:
參展作品必須全部以電子文件打包形式發(fā)送到組委會郵箱: adci-italy@hotmail.com

電子文件技術參數(shù):
平面作品幅面(平面視覺效果、產(chǎn)品、室內等設計效果圖):不超過70X100cm,精度300dpi)
實物大小(模型、立體物件、等):不超過長50 X寬50 cm。
文件格式:JPG的CMYK
文件命名格式:國家+城市+作者姓名+作品題目+作品類別
受邀作者需要提供獲獎簡歷,方便日后作品集的出版
展覽地點:佛羅倫薩美第奇宮(Palazzo Medici Riccardi)

 聯(lián)系方式:
2015中意設計周組委會
郭小姐
QQ:360539161
電子郵件:adci-italy@hotmail.com

謝先生
QQ: 67983775
電子郵件:adci-italy@hotmail.com

作品版權:
1,參展者的作品必須是參展者本人(或團體)創(chuàng)作作品,如作品發(fā)生知識產(chǎn)權或版權糾紛一概與主辦單位無關。
2,參展作品概不退還。本次邀請展展出的作品,承辦單位及組委會享有作品印刷、出版(含電子出版)、推廣的權利。

附.參展場地介紹

美第奇宮(Palazzo Medici Riccardi)

 本屆中意設計周將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宮舉辦。美第奇宮是是米開羅佐•迪•巴多羅米歐(Michelozzo di Bartolomeo)為美第奇家族設計修建的宮殿,作為在文藝復興中起主導作用的強大家族,美第奇家族酷愛藝術,獎掖文化。整個宮殿也是當時文化的象征符號。后歸國家所有,改建成博物館,成為佛羅倫薩舉辦各種展覽,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聲明:站內網(wǎng)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wǎng)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