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色彩搭配會給人感官上的不同感受,這是因為色彩本身所具有的不同性質(zhì)造成的。通過這一篇教程的學習,我將會針對色彩的相對性質(zhì)、生理性質(zhì)和心理性質(zhì)三種色彩性質(zhì)進行講解,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色彩與人的感受之間的關系。
1. 相對的性質(zhì)
色彩的性質(zhì)在對比中會顯得鮮明,所以色彩就具有相對性質(zhì)。比如明亮的顏色看起來輕,厚重的顏色看起來重,色彩的性質(zhì)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1.1 寒與暖
在色彩學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為暖色、冷色和溫色,從紅紫、紅、橙、黃到黃綠色稱為暖色,以橙色最暖。從青紫、青到青綠色稱冷色,以青色為最冷。紫色是紅與青色混合而成,綠色是黃與青混合而成,因此是溫色。
暖色的畫面會給人溫暖熱情的感覺。
冷色的畫面會給人冰冷寧靜的感覺。
1.2 興奮與鎮(zhèn)靜
在色彩的性質(zhì)中,直接觸及人的感情的就是興奮和鎮(zhèn)靜。色彩的興奮與鎮(zhèn)靜感,影響最明顯的是色相。如圖所示,紅、橙、黃等鮮艷而明亮的色彩給人以興奮感。
如圖所示,藍、藍綠、藍紫等色使人感到沉著、平靜。
1.3 輕與重
決定色彩輕重感覺的主要因素是明度和純度。明度高的色彩感覺輕,明度低的色彩感覺重;在同明度、同色相條件下,純度高的感覺輕,純度低的感覺重。
如圖所示,高明度的畫面會給人輕的感覺。
如圖所示,采用低明度、低純度的色彩,可以營造出畫面的厚重效果。
1.4 前進與后退
色彩可以使人感覺進退,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進的效果在色彩的比較中,給人比實際距離近的色彩叫前進色,如圖所示,暖色比冷色更富于前進、擴張的特性。
如圖所示,冷色系和明度較低的色彩則具有后退效果。
1.5 喜悅與悲傷
令人產(chǎn)生喜悅感覺的色彩稱之為喜悅的色彩,如圖所示,喜悅的色彩是以黃色為中心的暖色系,可使作品充滿洋溢的躍動感。
令人感到悲傷的色彩稱之為悲傷的色彩,如圖所示,悲傷的色彩是以冷色系為主的暗色在作品中使用具有悲傷感的色彩,可使作品充滿低沉、下降、失落的感受。
1.6 圓滑與銳利
在形狀的表現(xiàn)上,有圓滑感的形狀給人親切的感覺,尖銳的形狀則會給人冷峻感,如圖所示,暖色調(diào)的色彩給人圓滑的感覺。
如圖所示,以藍灰色為主的冷色調(diào),突出了男性特征,給人一種銳利感。
1.7 軟與硬
感覺軟的色彩給人柔軟、溫和、又具有膨脹感的印象,中間色和暖色系的顏色會給人較強的柔軟的感覺。
如圖所示,使用色彩軟的性質(zhì),會使畫面明快,柔和、具有朝氣蓬勃的效果。
如圖所示,硬的色彩主要是明度較低的冷色系的色彩會給人硬的感覺。
1.8 細膩與粗糙
如圖所示,采用明亮的色調(diào)和充滿想象的色彩,使畫面給人一種光滑而細膩的感覺。
如圖所示,使用暗濁的色彩,使畫面給人一種粗糙感。
1.9 未來與過去
如圖所示,結合冷色系彩度高的顏色和舒緩的顏色,可以很好的表現(xiàn)未來感。
如圖所示,表現(xiàn)過去主要是表現(xiàn)傳統(tǒng)和古典的感覺。
1.10 清爽與淳厚
如圖所示,采用明度高的冷色系表現(xiàn)清爽感。
如圖所示,以深棕色系為主表現(xiàn)淳厚,整體灰色感強。
1.11 微弱與強烈
如圖所示,畫面色彩對比弱的給人一種微弱感。采用強烈的色彩對比會給強烈感。
如圖所示,采用高明度的色彩比低明度的色彩會顯得微弱。
2. 生理方面的性質(zhì)
生理是在心理之前的,人的心理在很多程度上受生理支配的。如圖所示,紅色的誘導性要比綠色高。因為紅色是震動頻率最高的可見光,可以促進使人興奮的荷爾蒙的分泌。
2.1 誘導性
暖色系的誘導性強,如圖所示,警示牌多采用該類色彩喚起人們對危險的注意。
2.2 視認性
視認性就是從遠處也可以進行辨認的性質(zhì)。配色時可以使用有明度差的對比。如圖所示,表現(xiàn)了視認性高的配色。
如圖所示,表現(xiàn)了視認性低的配色。
2.3 錯視
錯視是指在讀取圖形的時候,我們眼睛所產(chǎn)生的錯覺。如圖所示,雖然是同樣的顏色看起來卻好像不一樣。
如圖所示,人們可以利用錯視讓靜止的畫面動起來,產(chǎn)生刺激并增加新鮮感。
3. 心理方面的性質(zhì)
五顏六色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含義、給人不同的心理暗示,這些抽象的概念需要人們具有敏銳的色彩觀察能力,和具有感性的色彩分析能力,在這一章的學習中,我們就以不同的色相來分析色彩帶給人們的不同心理感受,以便在設計或生活中科學的運用色彩。
人們對不同的色彩表現(xiàn)出不同的好惡,這種心理反應,常常是因人們生活經(jīng)驗、利害關系以及由色彩引起的聯(lián)想造成的,此外也和人的年齡、性格、素養(yǎng)、民族、習慣分不開。例如看到紅色,聯(lián)想到太陽,萬物生命之源,從而感到崇敬、偉大,也可以聯(lián)想到血,感到不安、野蠻等等。
如圖所示,表現(xiàn)了主要色彩的心理意向圖,可以更好的理解色彩與心理的關系。
3.1 不同年齡色彩心理需求
不同年齡對于色彩有不同的心理訴求。如圖所示,以兒童為消費群體時,應多采用開放而多元的色彩。
如圖所示,以成人為消費群體時,應采用成熟而穩(wěn)重的色彩。
3.1 不同性別色彩心理需求
不同性別,以女性為消費群體時,應多采用以粉色為主的暖色系,如圖所示。
以男性為消費群體時,應多采用以藍色為主的冷色系,如圖所示。
3.3 不同產(chǎn)品定位
不同產(chǎn)品定位,應采用與之相適應的色彩搭配。如圖所示,體現(xiàn)了高貴與奢華的奢侈品。
如圖所示,則體現(xiàn)了體現(xiàn)親和力的日用品。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