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圈圈談錢幣設計

資訊頻道 - 觀點·話題 來源:南京造幣有限公司 作者:selin 2013-05-16

  走出圈圈談錢幣設計

      前 言:藝術總是相通的,隨著當代審美文化和其他相關設計理念的更新,我們需要更多來自“圈圈”之外的設計理念的不斷補充,緊跟時代審美步伐,吸收最前沿設計知識,提升硬幣藝術空間。

  一、當代審美文化背景

  經歷了三十余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的方方面面的高度,當代中國社會的每一領域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具體地表現為由六七十年代的封閉走向今天的開放,由改革開放前的單一主導到今天的多元并存,由強調自力更生、自我生存到參與國際競爭,融入國際組織的共同發(fā)展。在這一背景下各種長期被壓抑的欲望和主張得到空前的釋放和表達,因此,當代審美文化表現出不同以往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應該說,當代審美文化是全球化審美文化,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形態(tài)在其生存與發(fā)展的歷程中必然會形成自身特有的審美文化,但在目前地球成為一個村落的時代,人們的審美標準與審美習慣盡管相對穩(wěn)定,卻是不斷變化、逐漸與國際接軌并融合。

  中國以往的文化發(fā)展史證明,一種文化必須處于開放的格局中,在與外來文化交流與交融中,才能健康地發(fā)展與生存。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屬于自己特質的文化結晶并逐漸積累成為最為寶貴財富而為后來者所信奉。今天,由于經濟全球化的原因,特別是以電腦、互聯網、多媒體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普及,比如新的傳播媒介的出現,人們對來自各方的信息的快速吸收,必然出現新的審美文化。在這種審美引導下使身處不同文化與國度的人表現出審美習慣上的趨同性,所以,當代的審美文化是全球化了的審美文化。

  二、當代設計理念的更新和主要分類

  因為人們對審美的需求緊隨信息的發(fā)展互動而不斷提出新的標準和要求,對視覺沖擊的要求日新月異,但隨著大眾文化內涵和知識層面的普遍提升,人們對審美已經登上了更高層次,不再滿足于曾經的艷麗炫彩、琳瑯滿目或浮躁的淺表印象,而更趨向于漸漸穩(wěn)定、淡定和對文化底蘊的追求。當代審美理念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類:

  1、裝飾主義

  裝飾審美是當代審美意識的基礎性層次,也是與大眾生活最接近的層次,是當代審美生活化最典型的表現形式。20世紀80年代后,中國隨經濟情勢的好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掀起了一股美化生活的熱潮。城鄉(xiāng)居民所著服裝色彩、款式的豐富變化成為當代中國審美新潮的標志,接下來的就是居民室內裝飾的講究,城鄉(xiāng)環(huán)境的綠化與美化,城市園林建設熱潮的興起。這便是美化自我,美化環(huán)境,美化生活的行為。這些在美學原理上,屬于工藝美的范疇。工藝美的獨到魅力何在?正在于它美化了生活卻并不脫離生活的樸素形式,在于其對生活的親和力。

  2、抽象主義

  現代感強烈的流線裝飾表達,整潔明快,干凈利落,符合當代人們快節(jié)奏的生活韻律和干練的行為態(tài)度,圖案不具象卻能看出原貌,為抽象主義;

  3、古典主義

  對文化底蘊的挖掘運用,這一點全球各個國家都能在他們的設計中找到自己的文化縮影。歷經千年審美的大浪淘沙,能夠在人們的內心永久沉淀下來的應是永恒之美,永存魅力,此為古典主義;

  4、現實主義

  藝術對自然的忠誠,用西方最古老的文學理論講,即古希臘人那種"藝術乃自然的直接復現或對自然的模仿"的樸素的觀念,作品的逼真性或與對象的酷似程度成為判斷作品成功與否的準則,標準地反映現實狀況,為現實主義。

  三、當代硬幣發(fā)展需要設計語言

  適應時代審美要求,我們硬幣設計不能滯后,就算是停在原地,在別人迅速前行的發(fā)展趨勢下,也一樣是在落后。因此,我們需緊跟當代審美步伐,時刻捕捉發(fā)展信息,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審美要求,賦予硬幣設計語言,不斷拓展硬幣設計的藝術空間。

  我們的硬幣設計到底該“打”什么主義?也就是該賦予設計作品怎樣的設計語言?如何賦予硬幣設計語言?其實每一個項目的主題都很明確,但信息范圍卻非常廣泛,我們設計師要做的就是精簡信息,只表達必須要表達的概念和創(chuàng)意,在尋找創(chuàng)意之前,能先一步定位自己要表達的語言方式,對創(chuàng)意形式來說就更能快速地找到方向了。而對項目主題和題材的把握上,需沉寂下來,理清思路,找準方向,看究竟用怎樣的設計語言能更完美地表現主題,對不同的題材選擇不同的設計語言,在設計時有所表述,讀者才會有所解讀。如對弘揚民族文化方面的題材,可以“打”古典主義,用古典語言表達形式和內容,或端莊典雅,或閑情逸致,或富貴大氣,盡所能地圍繞主題進行語言描述,但整個空間里不能有一句廢話,少既是多,只表達必須要表達的。每一個點、線、面、機理、形狀、層次和圖像都必須圍繞主題并和創(chuàng)意概念、設計語言有關。

  每一幅畫面必須是用一種設計語言來表達,而設計語言的表達一如寫文章,一篇結構嚴謹、言辭優(yōu)美、生動感人的文章是離不開生活的,它首先要感動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感動別人,從生活中提煉出來,讓作品本身去引起讀者共鳴,不要指望消費者去看你的設計說明,主張看圖說話,因為這是視覺的游戲,無需文字的參與。

  四、對設計師設計素養(yǎng)的錘煉和創(chuàng)新理念的培養(yǎng)

  在國際信息溝通交流頻繁的今天,錢幣更代表著國家形象的一隅,錢幣還是一門“口袋藝術”,如何結合當代日新月異的審美需求,提升我們錢幣更廣闊的藝術空間呢?

  首先我們需要培養(yǎng)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師:

  第一步,天生我才。你要確定,你是位設計師,真正的平面設計師,肯定是發(fā)自內心、靈魂深處熱愛這個行業(yè),認真思考,充分認識,執(zhí)著創(chuàng)意。設計行業(yè)歡迎個性甚至瘋子,但最好別矯揉造作,純粹為了個性而個性,你是設計師,別拿出外行的或過時的作品來就OK了。

  第二步,植根生活,充滿激情地活著。真正平面設計師必須保持對生活的洞察力和敏銳度。

  你不必將刻意表現出激情,但必須對周圍,對生活,對行業(yè),對社會懷有好奇心、求知欲,這樣能長久保持你對新事物、新理念的洞察能力,知道人們的審美點在哪里。不要認為只要埋頭鉆研就可以,或是網絡上有無窮的知識和資訊,但我們想表達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創(chuàng)意的根本源于生活,別把神馬都看成浮云!平面設計師不乏性格孤僻,不善言辭人士,但絕不是對生活自閉者。充滿激情地活著,站在生活的浪尖,關鍵時刻,靈感才能源源不斷供應,創(chuàng)作領先潮流的作品。

  第三步,細磨慢打。成為真正平面設計師是需要時間的。

  不要以為偶然中兩個標就是大師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中標是驚喜地但不能沾沾自喜,失敗是痛心地但陣痛是不可避免地。沉下心來,高質量的作品需精打細磨,高品質的設計師需細磨慢打。

  其次,我們需要創(chuàng)新。

  我們平時可能過多地強調了形式,而忽略了設計作品本身應透露出來的內容和意境。對于設計,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創(chuàng)新。二是繼承革新或稱之為改良。

  “創(chuàng)新”即發(fā)明,是從無到有,根據人們的真正需要,創(chuàng)造一種或幾種真正的巧合或功用,然后從作品里讀到真正的、思路清晰的設計語言。

  總結

  設計的目的是溝通。當代其他相關工藝設計行業(yè)已經在強調設計的功能性,同時更注重設計團隊的整合力量,設計過程需要將復雜轉化為簡單,其中調研、分析、策略、設計、執(zhí)行和管理不是個體能夠完成的,因此,他們已經以小組作業(yè)方式代替了個人作業(yè)方式,策劃明確,集思廣益,體現了他們強大的設計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路。設計不再是個人主觀思想的平面表達,而是一種融合功能與審美的傳播媒介。我們的硬幣設計本身其實也是一個集體創(chuàng)作的過程,設計稿、浮雕、模具的創(chuàng)作必須前后關聯貫穿,縱觀歷屆中標作品,那必定是從策劃、工藝實現到美觀大方已經更勝一籌的了。那么橫向比較一下,我們的硬幣設計需要向其他設計行業(yè)學習,緊跟時代審美步伐,賦予錢幣設計語言,創(chuàng)作出領先設計行業(yè)的優(yōu)秀作品。

聲明:站內網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