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設計現狀的思考 —改變中國設計師的生存狀態(tài)

資訊頻道 - 觀點·話題 來源:中國設計在線 作者:selin 2012-07-16

    與世界先進國家不同,我國設計與新時期社會的發(fā)展相比很不相稱,設計師從業(yè)人員多,設計理論發(fā)展水平較低,脫離不了“美工”的待遇。近日,中國設計在線(http://www.cpcool.com)新聞調查欄目組就我國當代設計師隊伍存在的狀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以期喚起整個社會對中國設計師的重視。


    近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經濟發(fā)展日新月異,需要大批的設計師隊伍。但是,目前,我們國內設計師還處于“美工”待遇。社會上普遍認為現代設計師是“美工”,僅僅認為他們是畫畫而已,從來沒有尊重這個創(chuàng)意行業(yè)的高尚性,造成設計師的收益普遍不高,為提高生活質量需要通過外面接單,而設計師在外面接單,又常常發(fā)生賴賬或者拖延等情況,再加上設計成果經常被盜用……確實,我國的設計師身心疲憊。這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設計師隊伍的健康發(fā)展,造成了我國的設計水平滯后于發(fā)達國家。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參訪,中國設計在線新聞調查欄目組認為:設計師摘不掉“美工”這一的帽子,不僅僅是社會的因素,同時也是設計師個人問題。


    第一、設計師在設計精神品格上的妥協、退讓和犧牲,使“設計”掉價。


    第二、設計師貧于對專業(yè)研究設計業(yè)務的增加使得多數設計工作者終日疲于奔命,對設計過程逐漸陷入“思想貧乏”的工作狀態(tài),致使專業(yè)研究的深度、廣度大打折扣,相互雷同的毫無風格的設計比比皆是。另外,我國的設計師大多足不出戶、只從互聯網獲取靈感和素材,注定難以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師。
 

    第三、設計院校盲目擴招,造成設計師隊伍低素質膨脹。為了滿足國內建設大發(fā)展的需要,再加上高校改革,國內許多設計院校無論有無師資都會開設市場較為熱門專業(yè),并且盲目的擴大招生,十幾年來,設計領域的從業(yè)人員急劇膨脹。設計市場進入了混亂而無序的競爭時期!這其中也不乏素質較低、缺乏應有職業(yè)道德、缺乏學術素養(yǎng)與探索精神的基層設計師,在市場競爭中他們降低了設計師應有的價值。
 

    第四、設計院校錄取的學生的文化素質要遠遠低于其它文理科專業(yè),這是造就年輕一代設計師在文化上先天不足的根源之一,這種危害以致影響到研究生的錄取和師資隊伍的質量,造成惡性循環(huán)。反映著理論武器的無力,大多數從事設計實踐的人員對理論忽視,使得研究與實踐這一對促生的力量缺乏進取的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導致我們設計水準不高與設計從業(yè)人員規(guī)模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之一。
 

    中國設計任重而道遠,但“排頭兵”的地位是一定的。改變設計師現狀,需要廣大的設計師從完善自身做起,改變觀念培養(yǎng)勇于承擔的責任意識,更需要我們社會的多方努力。我們深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設計師必定能摘掉“美工”的帽子,向世界展示中國創(chuàng)意!

聲明:站內網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